본문 바로가기

柳承畦

Yu Seung-gyu image
柳承畦 (1921~1993) 小说家。1921年1月4日生于沃川郡郡北面楸沼里。
籍贯文化,本名在万。1956年,由李无影先生推荐,在《自由文学》杂志发表作品,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柳承畦始终从事农村、农民题材的小说创作,发表了中短篇小说《贫农》、《鼹鼠》、《蓖麻》、《榉树》,长篇小说《屈辱日志》、《爱乡曲》、《绿野》等150余篇小说。主要表现贫苦农民的怨恨、农村社会的结构矛盾、日帝强占期农民的生活实景,使转换期农民文化绽放异彩,照亮了韩国文学史。

20余间亲身劳作以谋生计的柳承畦先生,把这种经历转换成文学作品。他的作品中体现了民族苦难,真实表现了贫困和压迫。因此,柳承畦的小说与其他农村小说作家的作品不同,具有“农民的贫困=民族的悲剧=社会的政治责任”这一切实的主题。柳承畦先生把农村作为一个最非抒情的经济群体来把握并形成文学作品,这一点在今后的韩国文学史上将被评价为重要的功绩。

在乡村里笔耕的长篇小说《老处女》脱稿后,1993年9月16日,投笔逝于楸沼里湖畔。

乡土作家柳承畦先生曾获乡土文学奖、乡土文艺奖、第1届韩国农民文学奖、沃川文化大奖,留下作品集《农期》、《农地》,长篇小说《舞动的山河》、《活着的土地》、《成熟的葡萄串》等著作。

콘텐츠 만족도 조사

이 페이지에서 제공하는 정보에 대하여 어느 정도 만족하셨습니까?

만족도 조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