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湜
(1563 ~ 1642)
本贯沃川, 字净袁, 号沙西。
全彭连的从曾孙, 汝林之子, 出生于沃川。 拜在柳成龙、张显光的门下。 1589年(宣祖 22)考取进士。 1592年(宣祖 25), 壬辰倭乱起, 召集义兵退敌, 而立下大功。 之后被金益南推荐, 在連月道任察访。
1603年(宣祖 36), 文科及第, 看到光海君失政, 断了作官的念头, 而返回家乡。 回到家乡, 与郑经世、李埈一起旅游名山大川和修道。 仁祖叛政后, 任弘文馆校理, 又任禮曺正郎兼记注官、知制教、副修撰。
1624年(仁祖 2)李适之乱起, 陪同皇帝避难于天安。 由于军事行动迟后, 而给敌人大好机会之罪, 回到家乡。 虽保留职守, 但却一病不起。1636年(仁祖 14)丙子胡乱起, 召集义兵抗敌。 1645年(仁祖 20)任知中枢府事兼同知经筵春秋馆事, 虽保有大司宪的官职, 但没有出任。 过世后, 昇职为左议政, 諡号忠简。 在沃川的睦潭靈堂和尚州的白洞书院设有焚香所。
1603年(宣祖 36), 文科及第, 看到光海君失政, 断了作官的念头, 而返回家乡。 回到家乡, 与郑经世、李埈一起旅游名山大川和修道。 仁祖叛政后, 任弘文馆校理, 又任禮曺正郎兼记注官、知制教、副修撰。
1624年(仁祖 2)李适之乱起, 陪同皇帝避难于天安。 由于军事行动迟后, 而给敌人大好机会之罪, 回到家乡。 虽保留职守, 但却一病不起。1636年(仁祖 14)丙子胡乱起, 召集义兵抗敌。 1645年(仁祖 20)任知中枢府事兼同知经筵春秋馆事, 虽保有大司宪的官职, 但没有出任。 过世后, 昇职为左议政, 諡号忠简。 在沃川的睦潭靈堂和尚州的白洞书院设有焚香所。